教育与法学系2015届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研究生考试取得骄人成绩
日期:2015-04-07 10:16:08  打印本文

本网讯(教育与法学系  廖鸿冰)近期,国家研究生考试录取结果陆续公布。教育与法学系2015届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在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11级社会工作专业共有61人,22人参加了研究生考试,有18人达到国家录取分数线,其中报考并达到国家“985”或“211”工程高校面试线的有10人,高分达到411分,初试上线率达到81.8%16人分别被中南大学、上海大学、贵州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录取,录取率为88.9%,其中被国家“985”或“211”工程高校录取的达到了56.3%    

社会工作专业自成为湖南省高校“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以来,基本形成了“一三四五”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一条主线,三个基点,四大课程模块和五种能力。课程体系设置围绕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女性人才的主线,紧紧抓住理论教学、技能训练与社会实践三个基点,形成公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含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拓展课)和集中实践环节四个课程模块,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五种能力。

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所有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该专业创建了“三导结合、教学相长”的导师制度,选聘具有副教授以上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担任学生导师,实现了专任教师对学生专业学习上导学、学术能力上导研、人生规划上导航,形成了全员育人的有效格局,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自主创新”的导师制特色。每个学生在入学后,通过对师生双向选择,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导学”关系。在研究生考试上,教研室对导学关系再作适当的调整,学生根据自己想要报考的专业方向再次选择“导师”,导师针对自己所研究的方向,从选专业、选学校、信息的获取、资料的选用、复习的方法、心态的调整和答题的技巧和经验等具体问题给予指导。这样,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知识和获取信息,有力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考研的信心,营造了浓郁的学习氛围。初试结果公布后,系部又有针对性对复试环节给予指导,提高了上线考生的录取率。

此次优异成绩的取得,是学生们认真学习、积极投入、充分准备的结果,是系部领导与全体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科学训练、团结协作的结果,更是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学质量、高度重视“十二五”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的结果。这次喜人的成绩,是该专业开展本科创新教育、加强学生实践教学活动、促进教学与科研融合的成功实践,为学校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作出了一定的努力。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