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党办校办 宋兴明)根据学校党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整体部署,9月29日下午,我校举行党委中心组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第三次专题研讨会,就“讲道德、有品行,做追求高尚情操的党员”这一专题进行认真研讨学习。党委书记罗婷主持,全体校领导出席会议。各党总支书记,党务、学工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党委委员、副校长蒋璟萍,副校级督导、工会主席莫文斌,党委委员、校长助理兼组织部长成荷萍分别专题发言。
蒋璟萍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层面对“讲道德、有品行”的内涵进行了深刻分析,认为道德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首先要由实践来展现,没有实践,道德就会失去调控社会、调节人心的功能;道德是一种价值观念,更是一种行为规范,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还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是一种自律,更是一种引领和倡导,需要意识形态的宣传引领,但讲道德不能停留在“讲”,而要落实于“行”,做到有品行,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的精神和要求引领,更需要党员领导干部的身体力行,无论是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还是作为一个肩负着立德树人、学术研究的女子高校党员领导干部,都必须讲道德、有品行,追求高尚情操。
莫文斌认为,做一个讲道德有品行的党员干部,就是要坚持坚强的党性与个性的统一,党性与个性发生冲突时,必须坚持个性服从党性的原则;坚持职位与品位的统一,党员领导干部应坚持职位与品位的同步发展和内在统一,力求品位高于职位,保证品位跟上职位,防止品位低于职位:坚持资格与人格的统一,高尚的人格是党员领导干部为官理政的无形资产和精神资本,党员领导干部要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坚持有本事与守本分的统一,有本事和守本分,对领导干部来说,好比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实践证明,没本事干不好工作,不守本分会摔跟头。一个人本事再大,能力再强,倘不守本分,终究要犯错误。
成荷萍在研讨中,从“讲道德、有品行”其关键词在于道德品行、“讲道德、有品行” 的核心要素是“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等角度,对讲道德、有品行”的内涵进行了独到的分析。然后结合工作实际阐述了如何讲道德、有品行,做追求高尚情操的党员。认为要讲政治,对党绝对忠诚,对党忠诚还要敢于担当。担当是道德也是品行,正确的担当离不开永远的忠诚;要讲正气,处事公道正派,敢于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地用人、用公道正派的人;要讲规矩,切实廉洁自律,要把《准则》提出的“四个必须、八条规范”作为一种思想境界来提升,把《条例》要求的廉洁纪律铭记于心中、运用于行动、落实到工作。要讲学习,陶冶道德情操,要讲境界,心甘情愿为人梯。
最后,罗婷书记作总结讲话。她高度肯定了这次学习研讨成效,认为三位主讲同志认真做好了发言准备,结合各自所学所思所想,联系学校与个人工作的实际,认识深刻,谈得很好。针对全校党员和干部如何“讲道德、有品行”,她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领会“讲道德、有品行”的重要意义。要充分认识到,“讲道德、有品行”是党员干部加强道德修养的人生必修课。要充分认识到,“讲道德、有品行”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希望全体党员勤于自省、严于自律,自觉把传统道德文化精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要求内化为精神要求、外化为自觉行动,为实现学校改革发展目标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二是要立足实际,突出重点,以“讲道德、有品行”推动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第三专题学习研讨过程中,一个突出的重点,应是立足学校师德实际,全面加强我们广大党员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各级党组织及人事、教学、工会等相关部门必须认真调研,通过开展活动、建立健全制度等途径,继续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三是全面学习,明确要义,推动“讲道德、有品行”学习教育落小落细。要坚持深入学习,以“学”育德,各级党组织要及时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员干部道德修养等方面的论述,坚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学习先进道德典型,加强党性修养,提升道德境界,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要坚持勤政廉政,以“勤”立德,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把职务当服务,把权力当责任,把服务学校、服务师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立足岗位,以“干”塑德。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把“勇于任事,敢于担当”作为检验政德的“试金石”,把“重发展、重落实”作为检验政绩的“一把尺”,在推动学校事业发展中树立共产党员干事创业良好形象。要坚持考核监督,以“考”促德。组织部门要坚持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关于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意见》,把干部“德”的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干部选拨任用、奖励惩处的重要依据,引导激励干部更加注重品德修养。我们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大力营造“讲道德,有品行”的校园环境,构建天朗气清、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激励引导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和教职工树立宗旨意识,弘扬担当精神,做合格党员,立足岗位做贡献,为学校改革发展共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