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启动第六届社工文化节暨2018年国际社工日宣传活动
日期:2018-03-28 15:38:35  打印本文

11.jpg


22.jpg


33.jpg


本网讯(教育与法学系 廖鸿冰)3月27日下午,教育与法学系在南院笃行楼学术报告厅举行了第六届社工文化节暨2018年国际社工日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华亿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副院长陈赤平教授、教育与法学系全体领导以及社会工作、女性学、家政学专业师生近300人参加了启动仪式,仪式由系党总支书记周少四教授主持。本次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社工文化节启动仪式。首先表彰了2017年度在义工服务、参与社会工作专业建设做出表率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由系党总支副书记罗丽宣读了《教育与法学系关于表彰2016年“十佳义工”、“优秀义工”的决定》文件并组织了颁奖。优秀义工代表15级社工班李丽优、16级社工班戴靖汝和17级社工班齐绍冬同学做了典型发言,分享了在过去一年参与社会实践、开展义工服务活动、获得个人专业成长的经历与体会。她们用生动具体的例子、富有情感的话语,给同学们深入地讲述了参与义工实践对专业学习的重要作用。

陈赤平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本次社工文化节的举行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每年一度的社工文化节是我院社会工作专业办学特色的呈现,也是院园文化建设与专业建设良性互动的有益尝试,无论对于打造精品院园文化项目还是探索专业建设的新形式,都有其积极意义。他对本届社工文化节提了四点要求:第一,要利用国际社工日主题宣传活动机会,弘扬社会工作精神。让社会更多地知晓、认同和参与社会工作,努力营造社会工作发展与学院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第二,要以社工文化节活动为契机,集中展示专业魅力。在院内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工作专业活动,让更多的同学关注社工,了解社工,关注专业发展的动态,增强专业认同感,激发建设专业的热情。第三,要牢记社工心,建功新时代。在新的理念和视角下,既要注重理论的学习也要注重实践的锻炼,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又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升本领,增长才干,向上向善,矢志奉献。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做出新贡献。第四,要积极投身本科合格评估评建工作,为评估做贡献,为学院添光彩。以主人翁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人人参与评估工作。人人要了解学院、了解系部、了解专业、了解自我,要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塑形象,与社会共进,与集体相融,做一名优秀大学生。他相信,本届社会工作文化节在全系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推陈出新,不断产生新成果,以更优异的成绩迎接教育部的本科合格评估。

    第二阶段举行院外实习基地签约仪式。经过前期大量准备工作与双方努力,社会工作专业院外实习基地签约仪式如期举行。陈赤平作为院方代表与株洲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习基地代表王鹏在协议上签字。此次签约仪式是社会工作专业又一次将院外实习基地建设落到实处的成功举措。该实习基地的建立,既体现了社会对我院学生能力的认可,也将对我们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起到推动作用。

第三阶段举行专业讲座。教育与法学系特聘教授、原台湾康宁大学教务长张承晋教授为与会师生做了一场题为“台湾社区营造与社区养老”的讲座。张教授用丰富的材料、广泛的关注面、开阔的视野,深刻系统地分析了台湾社区营造与社区养老的发展状况。这对我国大陆建立社区文化、建构生命共同体以及社区养老模式的运作起到借鉴意义。还邀请了社工实务界专家团湖南省委委员、株洲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王鹏做了“加快推进‘三社’联动服务,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讲座。他通过自身工作中的案例分享以及比较,亲切而幽默地与同学们进行互动,帮助学生从社工理论转向实践,从三社联动谈到社会治理创新,为学生开展社会工作实务提供有力抓手。他的讲述方式新颖,见解也很独特,在互动过程中能捕捉到同学们的盲区和不解。本次专题讲座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并促使同学们理解了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性,对其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本届社会工作文化节,是响应民政部组织发动的“牢记社工心,建功新时代”主题宣传活动而开展的。“社工文化节”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品牌教学活动,也是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社会工作专业将陆续开展“我的社工故事讲述会”、“社工服务进社区”、“女童保护”宣讲会、“我为评估做贡献”演讲比赛、专家讲学、读书报告会等,旨在通过一系列社会工作文化活动,全面宣传社会工作专业建设取得的成就,展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风采,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搭建了专业成长平台。 

(图:廖鸿冰 责任审核人:邵汉清)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