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学与传媒系 罗晓林)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紧跟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提高教师整体素质,7月29日至8月5日,我院人事处、教务处、国际交流处组织11名专业带头人赴港参加 “香港中文大学—华亿体育(中国)官方网站高校课程教学法及领导力高级研修班”。这是我院首次组织教师团队赴境外培训,为我院启动教师团队境外培训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7月30日,研修班举行了开班仪式。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院长陈健清介绍了培训的主要内容和安排,香港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金耀基教授发表讲话。我院教务处处长王凤华代表学院对香港中文大学为我们量身定制培训方案表示感谢,她表示,香港中文大学在办学理念、教学管理、教学方法上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要求大家一定要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认真聆听、细心观察、积极思考,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学成回校服务我院教学、管理工作,助力学院快速发展。
此次研修以香港中文大学为主场,辐射了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高校,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充分结合,研修团老师从思想认识到教学技能技巧都获得了提升。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金耀基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前教务处长杨汝万教授亲历了香港的发展,“香港高校办学与发展模式”、“大学与中国的现代化”两个主题讲座中深情回顾了香港高校创建与发展的曲折过程,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大学办学理念,大学的目的是为社会建造文明的秩序。香港中文大学沿用书院制,建设国际一流大学,重视全人教育,发展通识课程弥补大学价值传递的缺失,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作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引领者,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教育在塑造学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发挥了重大作用,通识教育部副主任王永雄博士“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教育概况”课程细致解剖中大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分享了通识教育成功的经验,也交流了中大通识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我院通识课程建设提供了指导。蓝澧铨教授紧跟社会发展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他的“现代大学教学法”课程让学员受益匪浅,启发学员在课程设计上采用目标导向真正达成学生能力培养。“教师团队沟通艺术”、“教育团队领导力的提升”、“产学研之间的合作以及如何提升教育创新理念与科研能力”等课程,就我院教学改革现阶段急需的教学团队、教育创新、产学研合作等建设内容展开了针对性培训。
课程培训过程所见所闻,开拓了老师们的眼界,启迪了思维。老师们深入了解香港高等教育模式,透过香港高校的办学理念体验了国际化视野、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8月2日、3日连续两天,老师们自发组织了“华亿体育(中国)官方网站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 。在香港中文大学的教室里,在入住酒店房间里,学员们就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体系、实践课程设置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结合培训课程的感悟重新审视专业建设的目标、人才培养的要求。研修团教师涵括教务处和各系专业带头人,研讨过程既有顶层设计制度的阐述,也有系部具体专业的思考和困惑,研讨气氛热烈,直至深夜。老师们表示研讨会务实、深入、坦诚,将学习的理论思考迅速转化为实践行动,将培训的成果落实到了专业建设中,对个人素质和专业建设都是很大的提高。
结业仪式上,陈健清高度赞扬了我院教师孜孜以求的勤学精神。信息与技术系朱名勋博士、经济与管理系董展眉教授、旅游系陈琦副教授作为学员代表,表达了我们对香港中文大学老师和工作人员辛勤付出的感谢,表示老师从培训中感受到了香港学者的博学、敬业,体验了香港开放的文化和多元化的视角,收获了国际化的教育视野和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必将推动我院教师队伍建设进程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我院教师在培训中展现了乐学、善学、勤学的优良品质,勤于思考、积极互动,圆满实现了研修目标。
(责任审核人:王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