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大数据与精准社会服务研究中心 冯帅帅)11月20日下午,我国著名“冯契思想”研究专家,教育部高校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湘潭大学哲学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向清应邀在我校睿智楼610报告厅举行了题为“我国农村地区孝道式微及其应对方略”的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院教育与法学系副主任、大数据与精准社会服务研究中心副主任廖鸿冰教授主持,我校近两百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本场讲座中,王向清教授从“孝道”的内涵和外延出发,结合其实地调研经历创造性地凝练了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孝道式微的五种表现:止于“反养”、趋于“不养”、忘于“前养”、迫于“重养”和苦于“反应”。王向清提出,学术界对孝道文化研究颇多,关于孝道衰落的讨论也比较丰富,但是还没有人专门且系统性的提出孝道式微的具体内容,“我的研究第一次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界定”,王教授认为,“学术研究需要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学术创新,也就是要‘想别人所未想,研究别人所未研究’”。此外,王向清还在讲座中具体阐述了我国农村地区孝道式微的特征、原因、危害、规律,并提出从发觉子辈自觉尽孝的“内在驱动”和“外在约束”双重机制入手来解决孝道式微的问题。
讲座完毕,廖鸿冰教授对王向清教授为我校师生带来的精彩学术盛宴表示感谢,并号召大家学习王向清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关注社会问题的家国情怀。廖鸿冰表示,学术的生命在于交流和创新,今后将继续大力邀请国内学术名家来我校交流和讲学。
王向清教授简介:王向清(1960-),男,湖南邵阳人;湘潭大学哲学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高校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逻辑学会常务理事。曾荣获湖南省优秀教师、宝钢优秀教师称号。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各1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等六项。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北京大学学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2篇,其中国家级核心期刊20篇。撰写、出版了《冯契“智慧”说探析》、《冯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孙子兵法>辩证思维研究》、《问学集》、《立场.方法.逻辑》等著作;科研成果分别获湖南省第十届、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湖南省第八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责任审核人:周少四 邵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