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进行时】南京大学风笑天教授应邀来我校讲学
日期:2019-09-20 15:57:34  打印本文



本网讯(社会发展与管理学院 廖鸿冰)9月19日上午,我校省级“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社会学学科建设学术活动(第二期)在睿智楼109会议室成功举行。本次学术活动特邀了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博导风笑天做题为“弄清是什么与解释为什么——一个媒介热点对社会研究的启示”的专题讲座。科研处处长李瑢、教务处处长李盛龙、国际交流处副处长熊莉、社会发展与管理学院副书记罗丽等120多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活动,讲座由社会发展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廖鸿冰教授主持。

风笑天教授一开场就引入了一个大众媒介新闻热点:“男小女大”的“姐弟恋”婚姻数量急剧增长,其比例已经与传统的“男大女小”婚姻“平起平坐”。 他结合自己的研究,“男大女小”的形成过程和来源研究进行分析,揭示了客观现实的真相,指出“姐弟恋”婚姻数量猛增是一个错误的社会研究结果,却被大众媒介所追捧。由此引发了对社会研究方法和目标的新的认识及思考。他以这个媒介热点为例,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谈了六个方面的启示:一是弄清楚“是什么”,远比解释“为什么”更重要,强调用准确、真实的经验事实描述现状是一项描述性研究最重要的目标,切忌本末倒置;二是端正做研究的态度,避免低级错误的发生,不可掉以轻心;三是明确学术研究中的商榷与质疑的重要性,人们的认识是在排除错误的过程中获得的。研究不仅仅是发现新的东西,同时还要纠正错误的东西。并非所有公开发表的论文、研究结果都是正确的;四是注意引用研究的质量,引用他人文献的时候不能过于草率、过于信任;五是不可迷信专家,专家只是某一个领域的专家,而对于这个领域之外事情的了解程度却基本和普通人并无差别;六是正视学术研究与大众媒介的关系,专家也须谨慎发言,社会公众也不应轻信大众媒介的信息,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讲座后,进行了师生互动。与会师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地探讨。两个多小时的讲座,风笑天教授用娓娓道来的言语,巧妙地结合研究案例,深刻分析了社会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在场的师生呈现了一场丰盛的学术大餐。他严谨的学术态度和谦逊的学者风范,也赢得师生们的阵阵掌声。此次讲座为师生今后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专家简介:

风笑天,男,汉族,1954年7月生于武汉。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会学评审组成员,是国内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研究方法,青年社会学,家庭社会学,人口社会学,独生子女问题等。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2014)、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2014)、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3项(1995、1999、2003)、教育部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1项(2006)、教育部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1997、2001)、国外基金项目2项(1995、1998)、国际合作项目4项等;出版独著、合著、及主编、主译著作、教材30多部,参编20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教育研究》、《人口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唯一作者和第一作者论文140余篇。获得首届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全国第三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教育部第七界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多次国家级科研大奖。专著教材《现代社会调查方法》被评为全国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一负责的课程《社会调查方法》2008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11年,专著教材《社会学研究方法》被评为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12年,《社会学研究方法》被评为全国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图:廖鸿 责任审核人:伏六明 邵汉清

收藏本页